![](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关于张学良的身世相信大家也都是有所耳闻的,张学良这个人家庭背景优越,其父亲就是大帅张作霖,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话来说的话,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了。
(图:张学良年轻照)
然而不幸的是其父亲在一次战斗当中被日军炸死了,就剩下了所有的军事遗产,作为张作霖的儿子自然也就成为了这些留下来的东西的继承人,于是年轻的张学良便接替了父亲所有的军政遗产,成为了新的东北三省的掌门人。
而对于这个很年轻的张学良,大家则都喜欢叫他少帅。他也算是一个年轻有作为的人,在刚刚上任的前几年,他非常努力的工作,所以他的工作干的还是非常出色的,他一上任就顺应民族大义,还承认了南京国民政府。
(图:张学良与他人合照)
在1930年9月的时候,张学良率领着东北军入了关,在中原大战当中,他选择了站在蒋介石这一头与他为伍,而当时的蒋介石也是实力不错所以一切看起来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都是十分顺利,没有什么曲折的。他当时也是十分的得意,为自己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而感到自豪。
但是虽然张学良光环耀眼,但却依然挡不住他身上致命的缺点。其实在当时无论是东北军的官员还是底下普通的士兵包括张学良在内,他们心里都有着一块大石头堵在心里,那就是日本人。因为从当时的形式上来看,无论是说军人的军事素质,还是军队所配备的装备,我们都是比不过日本人的,所以当时军队里的恐日已经达到了一种很严重的地步。
张学良面对看起来比自己强的日本人,他也是吓得不行所以他不敢和日本人打仗,于是他所采取的政策就是所谓的不抵抗政策,对于此计策他还说的十分的有道理,他说反正也知道自己打不过人家,又何必非要拿着士兵们的生命去换取的名声呢?
对于他自己的这套理论在那些害怕打仗的人听起来确实是有道理的,但是要是一个正真的军人听见了估计是不会认同的。
(如:吴佩孚)
后来九一八事变以后,成为光杆司令的吴佩孚来到了北京,张学良前去迎接他,吴佩孚一看见他便就问他为什么不打,结果张学良低下头很低声的说了句打不过。不料吴佩孚却说:军人最大的实力,就是一个死字!说的张学良无话可说也让他心里十分难过。也正是吴佩孚的这句话,让张学良羞愧一生,每每想起便不由得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