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许多军事领导机关,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该部门主要是负责作战指挥和战备建设筹划等,由总参谋长主持部门工作。
众所周知,新中国第一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此外,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胜等人皆担任过此职务。这些人中,有一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晚年锒铛入狱,被判了刑,此人就是黄永胜。
黄永胜有着怎么样的革命传奇经历呢?作为开国上将,黄永胜很少服人,一生只佩服2个人,那3个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黄永胜1910年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县一个贫苦家庭,从小过着苦日子,有一颗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心。旧时代的农民没有田地,日子过得很清苦,黄永胜一家也是如此,被地主欺凌剥削,只盼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推翻地主,过上好日子。
长大后,黄永胜有当兵的打算,于1927年来到了崇阳县城的团防局,当了一名普通的士兵,至少吃公家的饭,不会饿死。值得一提的是,黄永胜的原名叫黄叙钱,后来改了名,帮他改名的就是毛主席。
1927年8月,我党组织在武昌召开了一次大会,决定在湘鄂赣粤4省举行秋收起义。黄永胜所在的崇阳县城的团防局在此之前已经改名为农民自卫队,加入到了秋收起义的队伍之中。
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我党历史上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黄永胜是队伍中的一员,他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心,参加秋收起义,经历重重困难,来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黄永胜与主席结缘,主要是因为一场小型的战斗。
在井冈山上的一次战斗中,黄永胜发现一批敌人正悄悄地摸到了红四军军部附近,情况十分危险,每耽误一分钟领导就多一分危险。时任班长的黄永胜来不及请示上级,主动率部狙击敌人。
黄永胜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击退了来犯之敌,枪声一响,援军一到,我军消灭了敌人,取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战斗结束后,时任前委书记的主席当面表扬了黄永胜,夸他作战勇敢,会打仗。
聊着聊着,主席问了黄永胜的名字,得知是“黄叙钱”后,笑了一笑说道:革命战士不能只讲钱,要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主席看黄永胜是一位可造之材,亲自给他取了名字,希望他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上能够永远胜利前进。
带着主席的期望与祝福,黄永胜的革命之路果然是相当顺利,打了许多胜仗。
黄永胜是会打仗的将军,会打胜仗,巧仗。作为三湾改编后的嫡系,在战争年代,一共有三个人可以当他的领路人,一个是主席,另外两个分别是林总和罗帅。
实际上,罗帅可以说是黄永胜革命的实际领路人了。能力突出,很少服人的黄永胜一生十分尊敬罗帅,曾写下了不少有关于自己早年追随罗帅参加革命的文章,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黄永胜对主席也有特殊的感情,被他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所折服,能得到主席亲自赐名的人不多,黄永胜是其中之一,他是被主席看中的人才,对他未来的革命生涯发展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除了主席和罗帅,黄永胜更为佩服的应该是林总,曾有人问他一生最佩服谁?黄永胜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林总呀,跟他打仗是最爽的。”值得一提的是,聂帅是黄永胜多年的老领导,二人之间磨合得不是很好,彼此之间有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黄永胜打仗是出了名的灵活,这也是他晋升快的主要原因,战争时代,擅长军事指挥的高级将领容易证明自己。上将许世友作战特点是猛,彪悍,是一位气势足,有血性的将军,黄永胜的彪悍可不输许世友。
红军长征时期,黄永胜血战湘江,与敌人在脚山铺和美女梳头岭一线,战斗异常激烈,激战两天两夜。黄永胜率领的一个团从2800余人,突破湘江后只剩下1400余人了,伤亡过半。黄永胜不放弃,牺牲了自己,掩护了主力突围,作出了重大贡献。
激战湘江后,黄永胜率领的红三团依旧担任开路先锋,抢占了遵义城,突破乌江天险,渡过赤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将生死置之度外,为红军长征胜利付出重大牺牲。在红四团抢夺泸定桥时,黄永胜的红三团也进行了有力地配合,与友军通力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黄永胜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在聂帅的领导下,率领晋察冀三分区部队与日军血战八年,战功赫赫。黄永胜不仅会打仗,搞建设,扩张根据地也是一把好手。
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的战绩有许多是广为人知的,如担任东野主力八纵队司令员期间,在辽东打了三战三捷,一时威风无限,深得林总的赏识。
新中国成立后,黄永胜被授予上将军衔,在特殊时期,当上了总参谋长一职。在私生活方面,黄永胜的确存在不足,在特殊时期,也犯下了大错,导致自己最终被判刑入狱。
国家念及老将军劳苦功高,身体情况也十分不好,入狱后几个月被保外就医,在青岛生活,过着普通百姓的日子,生活方面得到了照顾。1983年4月26日,黄永胜在青岛逝世,老将军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